航天人的浪漫:在天上写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电影报 Author 高崇武
10月16日0时23分
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
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
成功将载有3名航天员的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
送入预定轨道
王亚平是这次任务中
唯一一位女航天员
任务出发前
王亚平和5岁女儿做了一个约定
王亚平说
“妈妈要去太空给你摘星星”
浪漫温柔yyds
这一幕感人的场面
不由得让我们想起
近期正在各大影院
热映的电影
《我和我的父辈》
之《诗》
一首让无数航天人
内心产生强烈共鸣的诗:
孩子,如果可以
我想告诉你,时间的一切奥秘
告诉你山川大河,日升月落
光荣与梦想,挫折与悲伤
告诉你,
燃料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东西
火箭是为了梦想,抛弃自己的东西
生命是,用来燃烧的东西
死亡是,见证生命的东西
宇宙是,让死亡变得渺小的东西
渺小的尘埃,是宇宙的开始
平凡的渺小,是伟大的开始
让平凡的我们,
去创造新世界的开始
......
你们作了一首好“诗”
@高崇武
习主席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50多年前,中国人仰望星空追问蓝天,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制造的人造卫星在太空中遨游?有谁能知道在内蒙荒漠保密度非常严格的地方,有一群正在为发射中国第一星默默奉献的航天人。影片《我和我的父辈》中《诗》篇章就真实地再现了他们的故事。
东方红一号技术负责人、神舟飞船总负责人戚发轫院士说:“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涉及到卫星、火箭、发射测控等多个系统,要找一个切入点,难度很大。”反映中国航天父辈们的故事题材广泛,浩如烟海,撷取航天哪一个大事件,最能代表那个年代父辈们的奋斗精神,难度很大。《我和我的父辈》剧组在认真研读中国航天史,广泛听取航天老专家讲述的故事后,决定以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重大事件为影片的大背景。 当年中央对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提出要求:“要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着”。首先要“上得去”,就是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能不能把卫星送上去,经过反复论证,发射卫星的技术难度就集中到自旋稳定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上,而这一发动机的研制过程的风险和难度很大。对于电影创作来说,困难越大才越有故事,情节才能感人,才能真实地彰显“两弹一星”精神。
研究和试验长征一号第三级发动机的基地在内蒙,这是一个新建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1965年,从国外留学归来、从重点大学毕业、从大型工厂调动、从部队优选的一批中国精英,义无反顾离开繁华的城市和条件好的地方,集结到荒芜的内蒙古戈壁草原,开展一项代号为651工程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这个历史悠久的基地后来被授予“航天精神教育基地”,至今仍能看到当年艰苦环境的痕迹和记忆。在影片中,男女主角骑自行车在荒野上告别的场景,与基地只有一墙之隔。除了取景真实,《我和我的父辈》的《诗》篇章还把经过60多年风吹雨打,已经是断墙残壁、破损不堪的当年航天老一辈和他们的子女们居住的低矮的“干打垒”平房和简陋的小学校重新复原,恢复了当年真实的环境和条件,令曾经在这里出生、长大的航二代看到后纷纷点赞:“忽然哭了,我的童年、我的平房,我的大野地,我们南地村里的北山坡,我们的小时候被搬上了银幕。”
除此之外,在剧情中,发动机点火试验的吊装、测试、观察、爆炸等场景,就是在当时被爆炸和烈火锻烧的发动机试车台,(2021年7月,这个试车台被国家定为央企工业文化遗产名录)影片中可以看到防爆墙钢筋祼露、水泥剥落的的镜头,都是当年发动机做试验留下的累累伤痕。拍摄现场不需要任何的修复和置景,便原汁原味地强化了电影的真实性。在这样的环境下拍摄当年的故事更生动、更感人,让人如同身临其境,睹物思人。 故事情节极具艺术性与时代性
演好航天人,要有航天情。反映航天的故事必须了解航天,扎根普通航天人的生活,不能凭空胡编乱造。剧组为了讲好观众不熟悉而且很神秘的航天故事,专门邀请国家航天局新闻中心及专家讨论剧本,了解当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和航天方面的知识,研讨故事情节,反复打磨,反复修改。《我和我的父辈》的《诗》篇章中看到的发动机试车台和导流槽伤痕累累,斑驳陆离,这是真实的被上千度烈火锻烧的状况。为了在喷火试验时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发动机失败的爆炸点,男主角站在一墙之隔的观察窗观看试验。当年的总工程师杨南生(留英博士,1950年归国,我国著名的探空火箭、导弹和力学专家,国际宇航院士)就是不顾个人安危,站在只有5厘米厚的透明有机玻璃窗后观察发动机试车的全过程。
影片最具匠心的地方,是设计了一个时空交错的镜头:已是航天员的女儿在乘坐的神舟飞船的窗口看到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从她身边滑过,她激动得热泪盈眶。因为这是她父母亲研制的火箭发射在天上的那颗星,怎能不让她百感交集,泪流满面。这颗永远闪烁的星,象征着永恒、象征着那些为这颗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航天父辈们的精神。他们有的已经牺牲、有的积劳成疾、有的英年早逝,活着的也已进入耄耋,但是他们传承的航天精神还在、他们发射的那颗星还在,围绕着地球,俯瞰着祖国大地,迎接着后辈们送到天上的“群星”。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影片的目的不是为了渲染父辈们当年的苦难,而是为了彰显和传承他们青春无悔的奋斗精神。当年在内蒙古,从天津来了一大批年青人,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当他们在网上看了电影宣传片后纷纷留言,其中一位写道:“1965年我从天津来到了这里,已经过去50多年了,终于有人关注我们了,泪目,自豪感油然而生,此生值得!”一位在这个基地工作38年的老职工写道:“殷切地盼望电影上映后,让国人知道在荒原野岭、风沙弥漫、野狼出没的地方,曾经有一大批航天人为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默默地无私奉献,艰苦奋斗!这是对两弹一星精神最真实、最生动、最形象的艺术诠释!——你们作了一首好《诗》!” 习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便是扎根于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去创作的,我虽然只是接触了其中一个篇章的拍摄,但是他们精益求精的精神已经感染了我。我相信不仅是《诗》的篇章,《我和我的父辈》整部影片都不会令观众失望,它以“父辈”作为切入口,以历史的视角,以或诗意或幽默的艺术手法将中国人民一路崛起的过程,以及可贵精神娓娓道来。什么是人民艺术家?什么是属于人民的作品?我想就是时刻去想着人民,并用最好呈现方式展现人民伟大的艺术家;就是像《我和我的父辈》这个系列的作品一样,关注祖国巨大成绩背后的每一个平凡人,歌颂人民,歌颂人民力量的作品。
不久前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时,《中国航天报》记者跟随搜救车队奔赴东风着陆场写下一段文字:“车队缓缓驶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后途经革命烈士陵园,自发鸣笛致敬。再向前行驶约20多分钟便是‘东方红卫星升起的地方’。这两地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的发展。如今航天员载誉而归,恰恰是对先辈们最好的告慰。”《诗》,只是父辈们在天上写的一首小诗,我们期待有更多讴歌中国航天的《诗》写在无垠的星辰大海!
作者系中国航天科工六院原院长
航天科工发展计划部原部长
以父辈之名,回溯来时路
@邓雨楠
继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2020年《我和我的家乡》,国庆三部曲之《我和我的父辈》接棒定档2021年国庆,影片共分为《乘风》《诗》《鸭先知》《少年行》4个单元,由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导演。
《我和我的父辈》中《诗》这一单元以光影追寻了固体动力先驱艰苦奋斗的光辉岁月,影片以1969年,我国研制长征一号火箭、发射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为背景,以研制生产长征一号火箭第三级固体发动机的事迹为蓝本,以一个普通的航天四口之家为切入点,讲述了第一代固体动力先驱的奋斗故事,整部电影以孩子的视角展现了父母一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
以“诗”作诗
贫瘠的荒漠,简陋的车间,艰苦的环境,随时发生爆炸的危险,不知道下次试验是否成功的忐忑……短片在人们心中掀起一阵涟漪,然后汹涌开来。
一个谈不上精彩的,甚至有些“平淡”的故事,何以如此动人?我想,这是因为这个故事是以一种真正诗意的方式,被叙说出来的。
影片中父亲给儿子解释,自己的工作是“在天上写诗”,轻描淡写地将自己所面临的巨大风险一带而过,他用暴烈的火和凝滞的烟雾,在孩子的天空中写下一首无法言明的诗。牺牲前,父亲留给爱人的最后物件,也是一张写有“诗”字的信纸。
在影片的最后,哥哥拿出了那首珍藏了几十年的诗:“孩子,如果可以,我想告诉你,世间的一切奥秘……”可以说“诗”这个符号几乎被嵌入了整个影片的肌理中。
为了真实还原当时航天固体动力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章子怡曾走访了很多航天人,通过他们口述的回忆去了解当年工作的环境和工作者们的状态,体会和学习他们身上的“那股劲儿”,感受那一代航天人无怨无悔的信念。
“我希望电影要表达的情感也像诗一样,流畅、有韵律、让人动情。”章子怡介绍,把故事的名字命名为《诗》,是因为“祝融”“神舟”“天宫”“天问”“嫦娥”这些中国航天器的名字都蕴含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写诗是在山河日月间言说人与世界的关系,航天工作则是在星河灿烂中探索人与宇宙的关系,把航天工作比喻成写诗,这本身就是一种诗意的、灵动的、浪漫主义的表达。
“诗意”与“传承”
仰望星空,回到20世纪中叶梦的起点,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人克服重重险阻,从海外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一批志存高远的青年人满怀赤胆忠心从全国各地加入航天队伍。
1965年,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搬迁到呼和浩特,扎根在内蒙古大青山脚下,在戈壁滩上建起了新的研发生产基地。
电影中“环境艰苦,物资匮乏,住‘干打垒’土坯房,周围满眼荒漠”的场景,就是中国航天科工六院当年真实的环境和条件。
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代代固体动力先驱坚守荒凉漠北,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助推着一枚枚倚天长剑横空出世,诠释着独属航天人的“诗意”与“传承”。
黄轩饰演的丈夫是一名火箭工程师,其原型取材于六院上世纪70年代一位为航天固体动力事业献身的英雄——王林。
那天,本不是王林当班,可由于那是第一次使用新配方,作为主管技术的车间副主任,他坚持留在岗位。当他蹲在地上清理料桶时,推进剂突然爆炸,王林倒在血泊之中,年仅36岁。
在那个年代,爱国就是支撑航天人的根本信仰。就像章子怡说的,老一辈航天人用智慧和坚持在天空中为我们写下希望之诗。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长征一号火箭在震耳的轰鸣声中离开发射台,缓缓上升,喷出几十米的火焰,光辉照人,新中国目送“东方红一号”飞向苍穹,一星破晓,光耀五洲。
50多年里,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后继。几代航天人听从祖国的召唤,转战南北,栉风沐雨,一代又一代的航天固体动力人把过去、现在与未来诗意地连接在一起。
这就是父辈与我们的故事,一个会一直写下去的故事。
“摘星成诗”的姐姐们
@王楠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中,章子怡作为4位导演中的唯一一位女性,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航天之家关于牺牲与坚守、亲情与传承的动人故事。
而我,也想从一名新进“航天girl”的视角,讲讲那些英姿飒爽、“摘星成诗”的姐姐们。
在《诗》这一单元,章子怡饰演的火药雕刻师郁凯迎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磨废了一把又一把刻刀,只为让固体发动机的药面精度误差降低一点,再降低一点。
这种“择一事,终一生”的匠人精神,也同样体现在许多“航天花木兰”的身上。
有着航天员“女教头”之称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从无到有创建起一套完备的中国航天员选拔与训练技术体系,至神舟十三号已陪伴并帮助13名航天员梦圆飞天;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调度鲍硕,1992年出生的姑娘,却以超越年龄的笃定与毅力,成为“天问一号”最可靠的地球“大管家”。
当然,还有无数隐姓埋名的“航天姐姐”,她们奋战在黄沙漫天的戈壁滩上,奔走在庞大的测试厂房中,埋头于复杂艰深的公式数据里……她们不懈战斗的身姿,是一首首美丽的诗。此次观看《我和我的父辈》,我既是观影者,也是科室集体观影活动的组织者。正值国庆小长假,有好几位“航天妈妈”都带上了自家可爱的宝贝儿一起来观影。
电影开始后,当看到作为航天人的父母不能对孩子说出自己的职业,连续高强度的工作让“今天加班”成为每天给孩子的固定留言,看到母亲哭着对儿子说出那句“对不起,不能好好陪你长大”时,身边传来此起彼伏的抽泣声。
影片结束,灯光亮起,妈妈们快速擦干眼角的泪水,笑着把宝贝们的小手握得更紧了。难得陪伴的时间里,她们透过掌心的温度,把浓浓的母爱谱成了诗。
2021年10月14日,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正式公布,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
图为王亚平水下出舱训练 (徐部/摄)
为在地面模拟空间站出舱任务,航天员必须进行针对性水下训练。亚平姐在接受采访时说,每一次水下训练的体能消耗相当于跑一次“全马”,就连很多男航天员在训练结束后都会手抖得拿不住吃饭的筷子。
挑战艰巨,但她没有却步,她说:“男同志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得到,甚至比他们做得更多。”就这样,伴随着一次次地入水、出水,她练出了一胳膊“杠杠的”肌肉,也一步步靠近着、并最终实现了自己再度飞天的梦想。
最后,再次致敬每一位在星辰大海间乘风破浪的姐姐。是你们,让航天这首诗,温柔,却也充满了足以克刚的力量。
来源 ✎ 中国航天科工六院、我们的太空、中国航天报
编辑 ✎ 张彤
校对 ✎ 于倩